4149

厌学

厌学已成为一种被广泛关注的社会现象,其成因复杂且难以应对,成为社会、家庭及个体之痛。

如果你接触被厌学困扰的家庭足够多的话,你会发现那些厌学的孩子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充满冲突和麻烦,难以为他们提供情感和行动支持的家庭。这种家庭的亲子关系往往充满了冲突,亲子之间缺乏对彼此的信任,大人的情绪不稳定,父母对孩子的期待过高,对孩子缺乏认可。此外,这些家庭中的夫妻关系常常也是荆棘密布,争吵或者冷战频繁爆发,而且他们的冲突会连累孩子。你可能也会发现,这些家庭平时应对问题和表达情绪的方式是比较极端化的。具体有哪些常见的情况呢?

一、亲子关系冲突和不稳定的依恋

我们接触的大部分厌学家庭中都日积月累地存在着亲子关系的冲突。在这些家庭中,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情绪和需要时都习惯采用轻蔑、忽视、人格攻击和指责、生硬地讲道理的方式来回应。我们将这四种亲子沟通方式称为厌学现象肇事的“四大金刚”,几乎在所有厌学孩子和其父母的互动中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轻蔑是“四大金刚”里最具杀伤力的一个。它指的是父母或家人在面对孩子因为学业产生的负面情绪时,不但不安慰,反而采取鄙视、贬低孩子能力甚至人格攻击的方式去刺激孩子。请注意,这里所指的轻蔑,不仅指一个人通过语言所传递的贬低对方的内容,还包括他说话时不屑的语气、表情和肢体动作。比如我们中国人常用的带有贬低色彩的语气词,包括“啧啧啧”“切”“我去”等,而常用的鄙视表情包括翻白眼,一边嘴角上斜,偷偷蔑视的一笑等。一个因为学习压力或挫败感而满腹委屈的孩子,在他最期待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安慰时,如果接收到的却是来自父母鄙夷的眼光和回应的话,最直接的感受会是心痛、委屈,还有愤怒。因为几乎每个孩子,终其一生都在渴望得到父母——这两个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依恋对象——的认可,所以来自父母的蔑视也是最有杀伤力的。

记得曾经有一个提前直升名校博士研究生的25岁男性来访者,泪流满面地跟我说过:“我活到现在,一直都在努力做一件事,那就是取悦我的妈妈,让她认可我。但我从来都没有成功过,从小不管我做得多好,她要么毫无反应,要么就会说我做得还远远不够。如果我做事情做砸了,她会露出她那标志性的白眼,嘴巴里发出不屑的啧啧声,说我连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不如死了算了。”这位来访者读博士一年级,他在研究课题开始后出现了严重焦虑,因为每当他的课题面对挑战时,耳边便会回响起妈妈那轻蔑的言语,紧接着会体验到无法抑制的紧张和自责,便再也无法继续科研工作了。最终他只能休学在家。

有的家长则是对孩子的情绪采取视而不见的忽视态度,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或是根本就不把孩子的情绪当回事儿。这一类大人的口头禅是“这没什么”“不要去想它就好了”“别在意,专心学习就行”。家长这种看似万事皆无所谓的“伪佛系”态度,是许多孩子心中永远的痛,因为这样的回应方式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好像根本不值得被别人关注,极易使其产生孤独感,或是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产生绝望和不信任。许多孩子的情绪和需要常年得不到父母的回应,只能压抑在心中。而情绪长期压抑,势必需要一个发泄的出口。不少孩子便会在某一次学业成绩不佳,学业压力骤然升高或是与同学发生冲突时爆发,甚至患上精神障碍,无法继续学业。

比如,一位14岁的女孩曾经说过:“自从弟弟出生后,我在我父母面前变成了透明人。不管我在学校遇到多大的困难,或是我在他们面前表现得多不开心,他们都不会有反应,顶多说一句‘想开点’这种敷衍的话。直到我不想去上学开始,他们好像才意识到家里还有我这么一个人存在。”厌学虽然让人头疼,但在无意间却让女孩得到了多年来未曾得到的父母的关注。而她的妈妈在咨询室里却仍然对女儿的哭诉视而不见,继续带着责备地辩解道:“因为我们都很相信你的自律性,我们觉得你可以照顾自己。弟弟还那么小,你是姐姐,为什么就不能让让弟弟,理解我们一下呢?”女孩听到妈妈的“狡辩”后,更加愤怒:“你根本没有变化,根本不把我当回事儿,我总有一天会死在你面前,让你后悔一辈子。”这个女孩对亲情的渴望被忽视到如此程度,逼得她要用生死去争取父母的关注,可悲可叹!

相较而言,另外一些家长则喜欢动不动就对孩子进行人格攻击和指责。当他们看到孩子在学校表现不佳时,第一反应并不是帮孩子澄清问题所在或是安慰孩子,而是动辄就将这些事情上升到对孩子人格评价、攻击和贬低的高度。他们常说类似的话:“你怎么那么笨?”“猪脑子!”并且这些家长几乎看不到孩子的努力和优点。说来我们中国的传统一直都教导父母要用指责孩子的方式去激励他们成长,却很少告诉父母应该怎么去表达对孩子的欣赏。但这样激将的方式其实是很难奏效的,试想如果你身边的人每天都把你贬得一文不值,就好像每天都有人用一块儿大石头压在你身上一样,你连腰杆儿都直不起来,每天活在自我否定中,自我价值感泯灭,你还会相信自己能成功吗?

在心理学的家庭治疗领域有这么一句经典的话:问题本身往往不是问题,人们用来处理问题的方式往往会成为问题。这句话用在被厌学困扰的家庭中特别适用,你会发现许多家长在孩子厌学情绪刚出现时采取了非常不恰当的处理方式,直接导致了孩子的厌学情绪进一步恶化。而在所有“会成为问题”的应对方式中,最常见的三种方法便是上面提到的轻蔑——完全鄙视孩子的人格和能力,忽视——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以及人格攻击和指责——把情绪和问题无限度放大,甚至上升到对孩子的人格攻击。

而剩下的一些家长,他们不蔑视,不忽视,也不指责孩子,就是喜欢讲一些用处不大的大道理。比如我见过一位爸爸,理工科高才生,逻辑思维极其清晰,但对人的情绪不敏感且不屑一顾,在单位被同事称为“冷面人”。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情绪是没用的,一个成功的人不该有情绪。”他的女儿在小学时,曾经因为同学冲突和学习压力而多次向他求助,但这位爸爸每次都不愿听女儿把烦恼说完就开始讲道理,而且一讲就是一两个小时,之后女儿再也不愿跟他多说一句话。“因为他的道理都是空的,不但没用,而且会让我更烦”,这是女儿的原话。再后来,女儿上初中后同学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心中苦恼又无处发泄,无人理解,便渐渐迷上了手游,沉浸其中以寻求自我麻痹。这位爸爸在咨询室里控诉着游戏公司的滔天罪恶,却没意识到对女儿来说世间除了游戏,再也没有能让她彻底放松身心的事物了。

上述几种家长的回应方式对孩子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在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中可以找到相应的理论依据。依恋理论认为,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悲伤、痛苦和无助是需要被自己的照料者(一般是父母)及时听到、理解和安抚的。如果这些需要被及时满足,一方面,孩子会形成对自己积极的看法,会觉得自己是有被爱的价值的,在日后面对挑战时会有更多的勇气;另一方面,也会帮助孩子形成对人际关系积极的期待,他们更能够在与人交往时自然地靠近对方,与别人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比起那些从小被照料者忽视、贬低和虐待的孩子,从小被照料者细心照顾、理解和安慰过的孩子,成年后会更聪明,职业成就更高,人际关系更融洽,身体健康状况更好,寿命也更长。

这些规律其实早已得到大量科学研究的证实,但可怕且可悲的是,有许多家长却依然无法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说是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他们继续用棍棒教育的方式残忍地“磨炼”着孩子的心。殊不知,一个孩子未来能走多远,取决于他曾经在感情和心理上和父母有多近。

要让一个厌学的孩子重拾面对学业的勇气,首先要做到的是在他有烦恼时耐心地在他身边陪伴他,倾听他和理解他,让孩子感到自己的情绪能够被父母无条件接纳,而后再去讲道理或是使用必要的激将法。


二、家长不稳定的负面情绪

我们还发现在许多有厌学孩子的家庭里,孩子往往不是那个唯一有情绪困扰的人,有的家长自身的情绪和孩子一样不稳定,甚至有的“病”得比孩子还要严重。许多家长自己平日在遇到挑战和压力时就极易出现焦虑、烦躁、抑郁等情绪,甚至动辄便大发脾气,出现失眠、厌食等生理症状。此时,如果孩子在生活中和学业上遇到困难,带着情绪回家,家长和孩子的负面情绪就非常容易相互加强,就像往原本就翻滚不息的湖面扔一块大石头一样,结果当然是引起更大的波浪。此时,家长之间、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冲突往往会出现离谱的对称升级。双方可能会争吵,情绪逐渐失控和崩溃,争吵内容逐渐脱离原本的主题,甚至到最后双方都忘了最开始是因为什么话题吵起来的。

这种冲突的过程是非常消耗精力的,它会使得许多孩子根本无心向学。“我觉得我们家里,我更像妈妈,我父母就像两个小孩,成天因为一丁点儿小事就紧张得睡不着,要么就一天到晚吵架,然后就要我去安慰他们。我被搞得快崩溃了,在学校时如果听到同学们说自己父母,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他们,担心他们这会儿是不是又吵架了,我自己都快受不了了。”有的孩子会通过逃学来间接报复和惩罚父母,因为他们发现只有不上学才能让父母暂时服软,不再对自己发脾气。有的孩子好不容易重新提起兴趣想去学校,结果父母又突然因为某件事而情绪崩溃,这些情绪反过来又影响到孩子,使孩子再次崩溃。

在心理学专业中,我们用“核心家庭情绪系统”(Core family emotion system)来指代这种在核心家庭里,一家人大部分时间所呈现的情绪状态。因此,要帮助厌学的孩子,就必须同时帮助孩子的家长,帮助他们安抚自身的焦虑情绪,这样他们才能成为孩子返校坚强而稳定的情感后盾,而不至于成为孩子的“猪队友”,在孩子有学业压力时非但不能安慰和缓解孩子的情绪,反而还会成为孩子焦虑情绪的“增幅器”。一个13岁的厌学女孩跟我说过很典型的一段话:“打个比方,我平时遇到学习压力时紧张程度是6分(最紧张时打10分),这个时候我觉得自己还能处理问题。但如果我妈妈在这个时候出现,她的情绪肯定会立即崩溃。我的焦虑值马上就会上升到10分,我就什么都不想学了。”因此,我常在咨询室里跟家长说的一句话是:“要帮孩子,你要先关心和帮助自己。”


扫码预约